藥品名稱: |
砂仁 |
植物學名稱: |
砂仁 kravanh Pierre ex Gagnep。 砂仁索蘭。前馬頓 |
通用名稱: |
圓荳蔻種子 |
最早記錄的來源: |
開寶本草 |
藥物製劑使用的部分和方法: |
黃色果實於 10 月至 12 月採收,曬乾並打碎。 |
特性和味道: |
辛溫 |
子午線: |
肺、脾、胃 |
功能: |
行氣化濕 暖脾胃止嘔 |
適應症和組合: |
1.濕阻脾胃或氣滯於脾 表現為脹滿,食慾不振。 *與玉蘭皮(厚朴)、白朮(蒼朮)和陳皮(陳皮)一起使用。
2.濕熱溫病早期表現為胸悶、不飢、舌苔粘膩。 *在散仁湯的配方中與滑石(化濕)、薏苡仁(薏苡仁)和砂仁一起使用。對於實熱的情況,該草藥與黃芩根(黃芩),黃連根(黃連)和滑石(黃連)一起用於黃芩化濕湯的配方中。
3.胃寒嘔吐。 *與藿香(藿香)和半夏(半夏)一起使用。
4.小兒胃寒嘔吐。 *與砂仁 (Sharen) 和甘草 (Gancao) 一起使用。 |
劑量: |
3-6克 |